2007 年冬,北京故宫午门广场飘着细雪。一个穿明黄色满族长袍的男人荣立通,突然推开检票员的手,指着红墙金瓦喊道:“这是我家祖产,凭什么要我买票?”
这人便是爱新觉罗・州迪。他梳着满族传统发辫,腰间系着明黄腰带,逢人便说自己是十世孙、溥仪堂弟。这场闹剧,让沉寂多年的 “皇族后裔” 话题,再次被推到公众面前。
更荒唐的还在后面。州迪不仅在公开场合要求 “归还祖产故宫”,还在家中仿制清宫陈设,让家人称呼他 “王爷”,甚至逼迫邻居行跪拜礼。面对媒体质疑,他掏出一本泛黄的族谱:“白纸黑字,我是正儿八经的爱新觉罗后裔。”
可翻开正史,他的 “皇族身份” 从根上就站不住脚。
多尔衮是谁?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,清朝入关的关键人物。1644 年,他率八旗军击败李自成,迎顺治帝定都北京,为清朝统治奠定根基。但这位权倾朝野的摄政王,一生子嗣稀薄,史料记载明确 —— 他只有一个女儿,名叫东莪。
《清史稿・多尔衮传》中写得清楚:“睿亲王多尔衮,无子嗣,以豫亲王多铎子多尔博为嗣。” 也就是说,多尔衮连亲生儿子都没有,哪来的 “十世孙”?即便过继的多尔博一脉,后裔也有明确谱系,根本轮不到州迪。
清史专家阎崇年曾公开质疑:“多尔衮后裔在乾隆年间就已归宗多铎一脉,且有完整宗谱记载。州迪的族谱漏洞百出,连满族姓氏‘爱新觉罗’的辈分排序都错了,纯属编造。”
可州迪不管这些。他为了强化 “皇族” 身份,特意把家安在广州光塔路,说这里曾是清朝广州将军府旧址。家中客厅挂着 “多尔衮画像”,书架上摆着 “大清玉玺” 仿制品,连厨房的碗碟都要印上 “龙纹”。
有邻居回忆,州迪曾因楼上住户噪音太大,穿着黄袍子上门理论,开口就说 “本王需要静养”,吓得对方以为遇到了疯子。他去银行办事荣立通,非要工作人员用 “王爷” 称呼他,否则就不肯签字,最后闹到民警出面才收场。
当记者问他 “为何不找明朝皇室后人商量” 时,州迪满不在乎:“明朝早就亡了,老朱家的人哪有资格说话?” 这话一出,真的老朱家后人坐不住了。
在河南郑州,有位叫朱煜棠的老人,是明太祖第二十三子朱桱的后裔。他看到州迪的言论后,特意带着《朱氏家谱》接受采访:“故宫是明朝永乐皇帝建的,我们老朱家才是第一个主人。要论祖产,也轮不到清朝后裔说话。”
朱煜棠的话并非空穴来风。故宫的前身是紫禁城,始建于明永乐四年(1406 年),由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。为了这座宫殿,明朝动用了百万工匠,耗时 14 年才建成,所用木材从云贵深山砍伐,石料从房山开采,光运输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。
1644 年,李自成攻入北京,崇祯帝自缢煤山,紫禁城遭到部分损毁。随后多尔衮率清军入关,赶走李自成,对紫禁城进行修缮后作为皇宫使用。也就是说,清朝只是紫禁城的 “第二任使用者”,而非建造者。
更关键的是,1912 年溥仪退位时,在《清室退位诏书》中明确写道:“将统治权公诸全国,定为共和立宪国体。” 这意味着清朝皇室已自愿放弃对国家财产的所有权,包括故宫在内的皇室产业,都归属于中华民国政府。
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,故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87 年,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》,明确其为 “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”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,故宫作为国有文物,归全体中国人民所有,任何个人都无权主张所有权。
可州迪对这些法律和历史视而不见。2012 年,他甚至写信给相关部门,要求 “归还故宫使用权”,让他 “主持皇家文化传承工作”。信中还提出,要在故宫内恢复 “军机处”“内务府” 等机构,简直是异想天开。
面对州迪的闹剧,更多明朝皇室后人选择理性看待。居住在南京的朱培尔,是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后裔,他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。在接受采访时,他说:“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,都已经成为历史。故宫现在是博物馆,是给所有人看的,谁也不能把它当成自家财产。”
历史上,类似州迪这样的 “复辟者” 并不少见。1917 年,张勋率领辫子军入京,扶持溥仪复辟,结果只维持了 12 天就宣告失败。1949 年后,也有人自称 “皇室后裔” 闹事,比如溥仪的堂弟溥儁之子,曾试图在东北 “复国”,最终被依法处理。
这些人的下场都证明:历史车轮滚滚向前,封建帝制早已被扫进垃圾堆。任何试图开历史倒车的行为,都只会成为世人的笑柄。
州迪的闹剧,还暴露出一个问题:部分人对 “皇族身份” 存在畸形崇拜。在他看来,“爱新觉罗” 这个姓氏是特权的象征,可实际上,清朝灭亡后,大多数皇室后裔都选择隐姓埋名,融入普通生活。
比如溥仪的弟弟溥任,晚年在北京一所小学当老师,教书育人,从不提及自己的皇室身份。他去世前留下遗嘱,将家产捐赠给公益事业,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。还有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,他是雍正帝的九世孙,却从不以 “皇族” 自居,甚至拒绝使用 “爱新觉罗” 的姓氏,只说自己是 “启功”。
相比之下,州迪的行为更显可笑。他刻意炒作 “皇族身份”,无非是想博取关注、获取不当利益。可他忘了,在现代社会,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出身,而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。
如今,州迪的闹剧渐渐平息。偶尔有人在广州的老街上看到他,依旧穿着明黄长袍,却很少有人再理会他。他曾声称要 “重振皇家威仪”,可最终,只落得个 “跳梁小丑” 的名声。
站在故宫的太和殿前,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,不难明白一个道理:这座历经六百年风雨的宫殿,早已不是某一个家族的私产。它见证了明朝的兴盛与衰落,经历了清朝的繁华与落寞,如今,它是中国的象征,是全体人民的精神家园。
无论是多尔衮的 “后裔”,还是朱元璋的后人,都应该明白:历史不会倒退,封建帝制不会重现。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发展,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。那些妄图将公共文化遗产据为己有的想法,终究只会是一场荒唐的梦。
配资头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